焦點播報:獨自看病,不如花200元請個陪診師
小清牽著手腳冰涼的23歲小女孩來到上海一家醫院復診,她已經陪伴這個女孩子來了4趟醫院。
【資料圖】
她的每一項指標都指著紅線,疑有絕癥征兆,在扶著女孩坐下后,小清熟練地將復查材料遞交給醫生,女孩緊緊抓著小清的手,等待著醫生的“生死判決書”。
小清是護理學院的學生,她與女孩約好以一頓火鍋來支付陪診的報酬,女孩看著小清為自己取號、排隊、取藥、拿化驗單的忙碌身影,心里一陣暖流,畢竟沒有她,自己連醫院的路都走不熟。
掛出陪診師服務的小清稱:自己做陪診師的原因不僅是為了賺外快,也是為了在自己的專業范圍內盡可能的幫助他人,在業余時間結交朋友,順便熟悉各大醫院。
據不完全統計,光是電商平臺上提供陪診服務的店鋪就超過500家,陪診員遍布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多個城市,既有較閑暇的自由職業者,也有有專業背景看護機構的員工,生意異常火爆。
在他們背后,是行業內不為人知的困難一面。
01.陪診師,怎么做?
在世界上十大孤獨事件中,“一個人做手術”排在了第十級,是終極孤獨的事件。
做了四年的陪診師,老宋對哪家醫院不用排隊,哪家醫院的醫生好,哪家醫院有特色藥全部了如指掌,在醫院中隨便報一個科室他都能準確的帶你“抄近道”來到目的地跟前。
當家中的老人需要看病,又或是獨自孤身一人不方便就醫,再或是異地求醫人生地不熟,對醫院的科室細分、取藥流程不熟悉時,陪診師不僅可以幫你節省時間節約成本,還能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你的心理依靠。
陪診師是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職業,通常陪一次診在2-3個小時左右,按照半天、一天來收費,這也要求從業者必須有著隨叫隨到、自由的時間。
根據老宋的描述,他接的陪診單有20%-30 %都是子女買給父母的,畢竟在只有專家號的工作日,子女請假一天開車帶著父母來看病一天的成本可比一次陪診費來的多得多。更何況老年人對現在醫院的智能化一竅不通,也更需要一個人陪著說說話。
根據2022年江蘇省老年宣傳周啟動儀式的抽樣調查顯示,全省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比例達77.4%,失能、失智老人達130 萬以上。此外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已經占據18%以上,人口老齡化問題愈發嚴重。
因此老年人更是需要陪診的主要人群,但隨著老年人病癥的復雜性,在路上摔倒,或是突然病發,到底該如何處理?
在接單方面,個體永遠沒有機構集合的力量強大,在去年11月,黃奇峰創立了一家陪診公司,對黃奇峰來說,陪診是一件需要足夠專業性的工作,因此平臺上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專職人員,不僅需要醫藥背景,也接受過專業訓練,從跑報告開始做起。
某同種類的機構在大眾點評網上的定價如下:醫院陪診300分鐘以內400元,180分鐘以內270元,代取藥和報告都是160元。
兼職陪診師小鄧說,陪診師這個行業的定價并沒有很規范化,例如普通服務是168元,尊貴專享服務高達588元一次。她一個月最多也就賺個小幾千元當當零花錢,“如果認認真真做全職的話,這個行業的收入還是非常可觀的。”
但普遍的,陪診公司內部都有2個規矩:1.不接急單,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工作人員探討接單事宜;2.盡量將業務控制在醫院范圍內,以此來避免糾紛。
醫患關系的持續緊張不得不讓陪診機構也提高警惕,一旦遇上患有重病的客戶,機構通常只會配備有足夠經驗的陪診師出場,至于在看病過程中出現暈倒、摔跤等,問題到底該如何定性,這一直是陪診師行業未能解決的問題。
看似體面的陪診師背后,也沒有那么風光。
02.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一位79歲老人患有腦梗及帕金森,在老人家庭關系復雜的子女說明情況后,小林選擇不接這個單子,原因是“風險太大”。
除此之外,小林還在陪診過程中面臨著一些尷尬,譬如會有顧客將自己當成“黃牛”,經常讓他幫忙掛上某某某的專家號;而在醫護人員詢問陪診與病患之間的關系時出于莫名的羞愧心,小林都會脫口而出“朋友”二字。
他認為這是整體行業缺乏規范性、社會認可度的原因,很多人認為陪診師是一門門檻低、無需專業度、甚至是一門“打發時間”的兼職。
在某二手平臺上,陪診師的數量并不多,但跳出“健康管理公司”的機構廣告卻不少,但從陪診服務只有月銷1的字眼來看,陪診做起來還挺難。
黃奇峰說,很少會有公司將陪診作為主營業務,因為不賺錢,客戶也較少,基本上都是回頭客及經人介紹來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對接養老院、福利院等場所,但通常這些場所會支配自己的工作人員進行陪診,根本不需要額外花費。
甚至在公司掛出的健康管理服務下,掛號黃牛才是真實業務,而綠色通道、尊享待遇只是獲客的渠道之一,賠本的生意誰都不愿做。
“陪診師需要身份證,”專業人士稱,“行業不形成一個統一標準,不制定入行門檻,注定會使陪診師出現魚龍混雜的場面。”
露露在某社交平臺上刷到“陪診師月入2萬”的培訓課,了解后發現需要繳納2000元報名費,只有培訓完成后才會配單,但在整體課程學習下來后,露露表示自己并沒有學到什么實質性的東西,這才意識到這家機構就是為了賺取露露的培訓費。
甚至在后續的派單中只派感冒、體檢類型的小型單,而在服務結束后通常以“客戶投訴”、“服務態度不好”為由繼續給露露減少派單。
對于正經接單的“散客”來說,陪診意味著有被傳染的可能性,曾有一位陪診師接到一個幫病人送病理切片的單,而這名患者感染了HPV。這意味著他必須全程佩戴手套,一旦自己被利器刮傷便很容易感染。
回到陪診的初衷——賺外快。成都的價格比較標準,半天200元,全天400元,服務超時的話,一天可能會賺到500、600元。聽起來只要努努力月入上萬絕對沒有問題,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客戶群體太少,一個月最多服務10位顧客。
由于地區差異,一二線城市的陪診師定價較高,在小城市收費大概100元/半天、30元/小時左右,即使是這樣的價格也有人覺得貴,但對于條件較好的家庭來說早就配備保姆或護工可以陪伴就醫。
因此陪診師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薪,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行業未能完全規范,缺少頭部品牌引領,大眾認可度低。在某機構問卷調查中顯示,有60%的人都不知道陪診師這個職業,只有10%的人認為這個行業的發展可能性很高。
諸如陪診師一類的新型職業很多,遛狗師、收納師、博主...這些民間自發的新業態正在將我們的生活變得消費便利化,將消費物轉變成消費質,將購物轉變成購服務,而這些服務更貼近我們的生活,更了解我們的剛需,也更容易產生下一個新風口。
在這些服務的背后更是人們消費能力增強的體現,2020年,中國成為了全球消費總額最多的國家,同時還超越了之前的第一名美國,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同比增長名義利率4.7%,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高達25003元。
被社會難題催生出來的新業態到底該如何規范,又能否算作服務業的細分化,還需時間的檢驗,有需求才會有市場,至于需求到底有多大還需繼續摸索。
參考:
走近陪診師|誰在杭州做陪診師?收入過萬是不是事實?你接受陌生人陪你看病嗎?——錢江晚報
陪診師月入過萬,其中的內幕你了解清楚了嗎?——田橙子168
揭秘“月入過萬”的網紅職業陪診師:真實工資不到兩千——中國經濟周刊
責任編輯:hnmd004
- 焦點播報:獨自看病,不如花200元請個陪診師2022-07-27
- 如何治療“精神內耗”?“二舅”的這些值得2022-07-27
- 今日快看!有獎征集!陜西花特香食品有限公2022-07-27
- 當前快看:茶香悠遠 漢山茶業斬獲斬獲“中2022-07-27
-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視頻走2022-07-27
- 有異于一般的對流性天氣!鄭州前天遭遇的是2022-07-27
- Ailoch(愛勞格)品牌2022-07-27
- 2022新一線城市排名名單 2022特大城市名單2022-07-27
- 上海最低工資標準2022最新調整 上海停工三2022-07-27
- 退休人員要補發5年養老金是真的嗎?退休超2022-07-27
- 農村合作醫療網上繳費怎么交?新農合個人繳2022-07-27
- 每日報道:衛輝市:溝渠暢通民心順2022-07-27
- 環球觀天下!牧野區和平路街道紀工委開展防2022-07-27
- 全球即時看!紅旗區洪門鎮開展“五星”支部2022-07-27
- 世界快看:市民政局多舉措關愛特殊群體2022-07-27
- 2022全國低保標準是多少錢一個月?北京低保2022-07-27
- 新版重疾險咨詢量猛增是怎么回事?重疾出過2022-07-27
- 重慶退休養老金漲多少錢?重慶28年工齡退休2022-07-27
- 2022年廣州自貿區概念股有哪些?東盟自貿概2022-07-27
- 環球快訊:榆林吳堡:手工空心掛面鋪就鄉村2022-07-27
- 每日看點!史帶財險二季度綜合成本率增至1122022-07-27
- 環球熱議:中信銀行長沙分行與湖南省演藝集2022-07-27
- 全球速讀:多位明星藝人紛紛道歉 趣店為啥2022-07-27
- 最資訊丨IMF再下調預期!世界經濟面臨多重2022-07-27
- 2021年全國31省gdp排名一覽表 2020年31省gdp排名2022-07-27
- 湖南老人養老金網上認證的方法是怎樣的?202022-07-27
- 佛山個人停息掛賬申請條件是什么?申請停息2022-07-27
- 停息掛賬要按月還嗎?停息掛賬對子女的影響2022-07-27
- 智能洗車打響新疆第一槍!驛公里或已影響世2022-07-27
- 恒豐信用卡可以停息掛賬嗎?信用卡停息掛賬202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