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聚焦:湖南人在河南締造的“辣條第一股”,上市兩個交易日股價遭連跌
30秒快讀
陪伴90后、00后成長的“辣條一哥”衛龍赴港上市成功。這是中國食品名城河南漯河,繼雙匯發展后迎來的第二家食品領域上市公司,同時也是漯河首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
如今上市大業剛成,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聲卻未曾消停,比如:市值嚴重縮水、營收太過單一、食安健康問題、營銷打擦邊球問題等。
【資料圖】
從一眾小作坊脫穎而出,并不遺余力地摘掉辣條“垃圾食品”標簽的衛龍是否屬于等閑之輩?“讓世界人人愛上中國味”的flag能否成真。
作者|王薇
編輯| 六耳
來源| 創頭條
港股新股破發已經司空見慣,“中國辣條第一股”衛龍(9985.HK)也不例外。繼昨天首日下跌5.11%之后,今日(12月16日)股價繼續下跌8.68%。
12月15日,衛龍在三闖港股之后終于成功實現IPO。只是,如今市值已經不到Pre-IPO融資時600億元人民幣的40%。
盡管中信證券12月15日發布投資建議給予“買入”評級,市場似乎并不為所動。
-1-
波折上市背后的一段插曲
衛龍的上市之路堪稱波折,先后于2021年5月、11月兩次遞表均失敗,直到2022年11月23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如今上市大業剛成,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聲卻未曾消停,比如:市值嚴重縮水、營收太過單一、食安健康問題、營銷打擦邊球問題等。
那么,從一眾小作坊脫穎而出,并不遺余力地摘掉辣條“垃圾食品”標簽的衛龍是否屬于等閑之輩?“讓世界人人愛上中國味”的flag能否成真。
此次衛龍沖刺IPO成功,標志著“辣條第一股”的誕生,融資渠道變得更為多元。實際上,衛龍自創立20余年來并未進行大規模融資,直到2021年5月前后才完成Pre-IPO輪融資。
這輪融資一鳴驚人,轟動一時。
招股書顯示,該輪融資由CPE源峰和高瓴聯合領投,紅杉中國、騰訊、云鋒基金等知名機構跟投,融資額達到5.49億美元,對應1.22億股衛龍的普通股,約占5.86%股權。
沒過多久,由河南省財政廳、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控制的上海泓漯接踵而至,以1.1億美元對價換得衛龍約2453萬股普通股。
按照當時的匯率,衛龍的身價已經超過600億元人民幣。當時,這個估值遠超三只松鼠、良品鋪子、恰恰食品的市值總和,因此有媒體宣稱“河南漯河新首富”即將誕生。
然而,從此次衛龍IPO發行價格來看,短短幾個月公司價值已經有了近7成的縮水。
衛龍在招股書中透露,CPE源峰、高瓴、紅杉、騰訊等發售前投資者的支付的成本為2.1635美元,較發售價溢價約55.11%。換言之,這些投資者還未等到衛龍上市就已經“虧大了”。
為此,衛龍早在2022年4月底開始就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以近乎無償出售業績補償股份。
具體而言,衛龍曾在2022年4月以每股僅0.00001美元的價格向IPO前投資者出售普通股,作為對Pre-IPO超高估值時入局投資者的補償。
按照當時1576.2689美元對價計算,衛龍幾乎無償出售了接近1.58億股業績補償股份給這些機構。
這種補償行為對衛龍而言,也起到了維護聲譽,穩定軍心的作用。
雖然俗話說“買的不如賣的精”,但是從這筆轟動一時的融資的全過程中來看,買賣雙方都打得一副好算盤。
-2-
從湖南到河南,借辣條白手起家
陪伴90后、00后成長的“辣條一哥”衛龍赴港上市成功,河南漯河也是贏家之一。
這是河南漯河繼雙匯發展后迎來的第二家食品領域上市公司,同時也是漯河首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
只是,衛龍創始人劉衛平卻并不是河南人,而是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人。
平江縣位于湘、鄂、贛三省交界處,這里曾走出了52位共和國開國將軍,是全國四大將軍縣之一?,F如今,平江縣也得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的"中國面筋(辣條)食品之鄉"稱號。
食品工業是平江的傳統產業,醬干即是其中之一。做醬干這門技藝也是很多平江人養家糊口的一項技能。大約在上世紀80年代初,平江人開始在醬干中引入芝麻、辣椒做輔料,創新出麻辣醬干。
1978年,湖南省平江縣一戶以賣醬干為生的人家喜得一子,取名劉衛平。后來出生的兒子,取名劉福平。
平江人的說法通常是,辣條的興起得益于平江醬干,平江醬干是辣條的前身。《岳陽日報》曾經發布一篇題為《神奇的平江辣條》的文章,描繪了個中人物和各種故事:
1998年南方特大洪澇災害之后,農產品損失慘重。醬干的主要原料黃豆價格大幅上升,整個產業被黃豆“卡脖子”。一些平江人開始尋找黃豆的替代品,面粉扛起來這個重任,于是“麻辣面筋”面世并大受歡迎。這基本上就是辣條的雛形。
然而,平江生產辣條雖然有著得天獨厚優勢,但是平江卻不產面粉。于是,許多平江人開始走出湖南做辣條。其中,就包括衛龍辣條的創始人劉衛平。
不過,來自漯河官媒和衛龍公司的信息卻與此在細節上稍有不同。比如,平江當地稱“辣條是醬干的晚輩”,漯河則慣稱辣條的靈感來自于傳統小吃牛筋面。
衛龍公司官網對劉衛平的故事進行過詳細描繪。在衛龍公司簡介里,這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故事,“一場說走就走的創業”,最終將小產品做成大文章。
具體而言,這個創業故事的起點是1999年,上文提到的“98年南方特大洪澇災害”之后的第二年。當時年僅21歲的劉衛平從廣州務工返鄉,開始有了創業的想法,打算從家鄉的特色辣味入手。
于是,他一路向北從岳陽到長沙,從長沙到鄭州,最終輾轉來到距家鄉600公里、人生地不熟的河南漯河。中原腹地的漯河不僅盛產小麥,而且勞動力廉價、交通發達。
衛龍公司稱,劉衛平下了火車之后找到一個簡陋的小旅館休息到天亮后,就開始市場考察。轉了兩天,他就將產品定了下來,讓弟弟劉福平從家鄉帶人到漯河開始創業。
很快,劉衛平純手工制作的湖南辣味,在當地人獲得了不錯的反響。只是一頓操作猛如虎,員工按月領著數百元的工資,老板劉衛平除去房租后喜得“虧損”。慣于充當“扯后腿”角色的親戚朋友們出面勸阻,劉衛平沒有輕言放棄,堅信休閑食品的星辰大海。
這個時候,關鍵人物“面筋老太”出場了。
“后來,有一次在漯河的一處河堤上,我遇到一位賣牛筋面的老太太,看著很有意思,我就買了一碗,吃起來口感很不錯,就問她是在哪里做的。估計是怕我搶她生意,一開始還不肯告訴我?!眲⑿l平笑著說道。
經過一番詢問,劉衛平終于找到了一家生產牛筋面的小作坊……
后來,通過改進模具,加了點辣椒面,于是一款狀如鱔魚、咖啡色的面食橫空出世,起名“鱔魚條”,獲得市場反響。鱔魚條改名為魚條,老百姓慣成“辣條”。
-3-
“一哥”難當,增長放緩
如今,湖南平江將"中國面筋(辣條)食品之鄉"稱號攬入懷中。據說目前全國將近1000家辣條企業,90%都是湖南平江人創辦的;全國辣條總產值600億元,平江縣占比就達到了200億元。五毛錢的辣條產業成了平江支柱產業。
只是,“中國辣條一哥”衛龍卻在河南漯河。
2001年,劉衛平、劉福平兩兄弟共同成立第一家名為“平平”的食品加工廠。2003年,衛龍商標正式注冊,衛龍辣條也正式開始規?;a。
在近二十年的發展中,衛龍的面粉消耗量從日均6袋增長到日均1.2萬袋。期間,衛龍的營銷也是一絕。
劉衛平數次巧妙通過出色的營銷化險為夷,并且將衛龍從不計其數的的辣條品牌中脫穎而出,逐漸成為辣條屆的NO.1。
為了打開知名度,衛龍最早開始通過發小廣告、貼海報、掛彩旗的方式來宣傳自己。這在當年的一些學校門口,也是風靡一時。
好景不長,2005年央視等一些媒體開始曝光一些辣條廠的食安問題。這個本身就被公眾看作不健康的零食,公眾印象進一步大打折扣。在監管嚴查下,辣條廠遭遇一波“倒閉潮”。
然而,衛龍的操作簡直是贏在了大氣層。找專業的拍攝團隊來拍攝工廠內部生產線,2008年出品了《辣條的誕生》。
2016年衛龍又請來網紅“富士康第一質檢員”張全蛋,將車間、生產線通過直播展示給大眾。并配上宣傳語“張全蛋揭開衛龍神秘面紗”。
衛龍不僅沒有受到上述危機影響,還著實秀了一把。
此外,衛龍還重視“明星效應”,曾邀請趙薇、楊冪等明星代言。之后,衛龍又通過自黑、頑梗、蹭熱點、聯名的方式,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具有超高國民好感度的辣條品牌。
然而,衛龍營銷翻車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今年三月,“衛龍”大辣棒產品外包裝上印有“約嗎”、“賊大”、“強硬”等廣告語,被消費者質疑其存在低俗營銷,打色情擦邊球, 隨后#衛龍辣條包裝被指打低俗擦邊球#話題一度登上熱搜榜。
重營銷的背后是首先帶來的便是廣告費用的與日俱增。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衛龍推廣及廣告費用從3082萬元上升至7868萬元,三年間增長了1.56倍。
營銷換來了營收。按2021年零售額計,衛龍在中國所有辣味休閑食品企業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到6.2%,超過第2名至第5名企業的市場份額之和,且在調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閑蔬菜制品細分品類的市場份額均排名第一。
只是,如今衛龍的營收增速變得緩慢,還面臨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衛龍營收分別為33.85億元、41.2億元和4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58億元、8.19億元和8.27億元,同比增長38.18%、24.41%和0.97%。2022上半年,衛龍首次出現虧損2.61億元。
除了疫情之外,虧損的主要原因還是是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大幅上漲所致。
業績下滑的背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過度依賴大單品——調味面制品。實際上,衛龍早已意識到該問題,這幾年也在緊鑼密鼓地拓展蔬菜制品、豆制品等其它品類。然而,衛龍仍未擺脫“大單品魔咒”,來自調味面制品收入仍在60%以上。
當然,2022年上半年虧損還因為受到前文所述股票發行補償的影響。有媒體稱,衛龍上市了,它的資本故事也到頭了。
截至今日收盤,衛龍在港股的兩個交易日股價較發行價下跌超過13%。?
.END.
責任編輯:hnmd004
- 當前聚焦:湖南人在河南締造的“辣條第一股2022-12-17
- 【報資訊】敦煌冬春旅游優惠力度加大助推文2022-12-17
- 【天天時快訊】陜西富平優質柿餅出口韓國拓2022-12-17
- 環球快訊:這個“轉身”,民警都忍不住點贊2022-12-17
- 今日要聞!韓文秀:明年我國經濟運行有望總2022-12-17
- 天天新消息丨韓文秀:我國三年有效應對全球2022-12-17
- 上海航交所:運輸市場開始企穩,航線運價漲2022-12-17
- 華夏旗下兩只基金參與國科微定增2022-12-17
- 每日短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中國2022-12-17
- 熱點!李誕帶著脫口秀,來到淘寶直播間2022-12-17
- 美民調:超50%美國人認為明年美國經濟會更糟2022-12-17
- 天天百事通!輝瑞新冠治療藥物有特定適應癥2022-12-17
- 油價19日迎年內“最后一調” 或將“三連跌”2022-12-17
- 天天動態: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不2022-12-17
- 當前動態:雅培撤離大陸奶粉市場背后,洋奶2022-12-17
- 今日看點:吳尊友:建議不要過分糾結哪種疫2022-12-17
- 全國影院營業率時隔71天重回80%2022-12-17
- 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首個國家級整縣分布式光2022-12-17
- “高燒”讓電解質水“沸騰”,被搶斷貨2022-12-17
- “高燒”讓電解質水“沸騰”,被搶斷貨2022-12-17
- 東北制藥回應退燒藥一板只賣2元:屬實,會2022-12-17
- 全球快資訊: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部分景點暫2022-12-17
- 世界熱點!上海奉賢:總投資122.7億元的282022-12-17
- 今日熱門!吳尊友:我國新冠重癥、危重癥的2022-12-17
- 威固的MOM,你的WOW 「 WOW 手武之道」2022-12-17
- 環球即時:出海周刊26期 | 為你領讀過去2022-12-17
- 分布式能源主戰場走向農村,屋頂光伏快速增2022-12-17
- 當前報道:中國能建西南院總承包的化州中垌12022-12-17
- 浙江諸暨整市推進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工作2022-12-17
- 全球快看點丨永清環保新余垃圾發電廠獲2022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