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頭條:攜手應對全球氣候災害風險(國際視點)
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近期發布題為《減少災害風險全球評估報告2022》的文件顯示,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行為等因素,全球災害數量快速攀升,過去20年間全球每年發生大中型災害350次至500次;預計到2030年全球大中型災害的發生頻率將達每年560次,日均1.5次。過去10年間,全球災害造成的損失平均每年達1700億美元,受沖擊最嚴重的是發展中國家。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明娜穆罕默德呼吁各方攜手應對全球災害風險,降低可預防災害的發生率。
氣候災害頻發困擾全球
北半球多地今夏都迎來大“烤”。據媒體報道,法國、日本、韓國等拉響了熱浪警報,英國氣象局近期發布了有史以來第一個異常高溫紅色預警;美國多地高溫破紀錄,加利福尼亞州山火越發頻繁,一些地區極端高溫甚至熔化了高壓電纜;高溫疊加干旱已引發從葡萄牙到巴爾干半島的山林火災,導致數百人死亡;在加拿大溫哥華等地,高溫讓一些車窗熱到爆裂。
(資料圖)
越來越多國家遭遇嚴重旱災和洪澇。聯合國的數據顯示,在肯尼亞、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約有1500萬人受到嚴重干旱影響。肯尼亞去年下半年就有140萬頭牲畜因干旱而死亡;索馬里部分地區出現40年來最嚴重缺水情況;在埃塞俄比亞,干旱侵蝕了至少400萬農牧民的生計。今年4月,南非東部遭遇嚴重洪災,400余人因此喪生,近百人失蹤,數千所房屋被毀,4萬余名民眾無家可歸。
英國氣象局科學家尼科斯克里斯蒂迪強調,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正在迅速增加,極端天氣事件“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到本世紀末,它們將不再是極端事件”。氣候災害對全球生態系統、公眾健康、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學校教育等多個領域造成了嚴重影響。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顯示,50年來全球共報告了1.1萬多起自然災難,造成200萬人死亡,物質損失達3.64萬億美元?!皻夂驗暮Φ臄盗砍掷m增加,可能會帶來糧食減產、貧困、饑餓,并加劇一些地區的不穩定和沖突風險?!笔澜鐨庀蠼M織秘書長彼得里塔拉斯表示。
英國《自然氣候變化》期刊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人類面臨的375種傳染病中,218種(即58%)傳染病在某種程度上因氣候災害而風險增大。這項研究顯示了氣候災害對人類健康的廣泛影響,迫切需要采取積極行動防災減災。
急需建立多災種預警系統
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于1988年聯合建立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旨在提供有關氣候變化的原因、影響及應對策略的綜合評估,為各國減災提供可選擇方案。目前,減少災害和降低氣候變化風險已被明確列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法國“環境時事”網站的文章認為,鑒于全球災害發生頻率越來越高,世界各國應積極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和綠色經濟轉型,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在此過程中應通過科學的分析和預測、完善的預警系統和防御設施,采取相應的措施,主動適應氣候變化并減少各類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應對氣候災害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建立多災種的早期預警系統、加強氣象預報。研究顯示,世界上有1/3的人口,尤其是在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仍然無法獲得早期預警系統提供的預警信息。為此,聯合國和世界氣象組織今年3月共同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推動實現早期預警服務的全民覆蓋,應對日益極端的天氣和氣候變化。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表示,開展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通過種植樹木、培育草原等方式,以及修復和改良生態系統,可以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世界銀行行長戴維馬爾帕斯建議,除了制定高層、宏觀的戰略規劃之外,私營企業和投資者也可以參與支持,比如投資建設抗颶風房屋、高效灌溉系統、韌性微電網以及在災害發生時減少供應鏈和物流中斷,并進行更多的技術創新。
探索完善災害防治措施
為進一步防災減災,不少國家和地區不斷探索更多措施,更新制訂相關研究計劃,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自然災害的預防能力。
針對洪水災害,歐洲許多國家加緊完善建立水災預警和防治機制。歐盟建立了氣候災害預警網站,向民眾提供詳盡的預報。法國氣象局于2001年創建了天氣警戒地圖,可在互聯網上永久訪問,每天更新兩次。荷蘭針對風暴和洪水災害建立了系統的風險評估和管理體系,沿海地區被劃分為不同設防等級進行分區域管理。
針對熱浪侵襲,印度和巴基斯坦實施了“熱健康適應系統”和行動計劃,包括啟動高溫預警系統,提醒衛生工作者、社會機構、居民為熱浪做好準備。同時,調整工作時間,并保持公園開放,方便人們遮陰納涼等,以降低高溫死亡率并減輕社會影響。
頻發的自然災害常給農民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一些國家因此建立了相應的災害保險制度。例如,法國逐步建立較為完善的農業災害保險制度,幫受災群眾挽回部分損失。德國推出專門的洪水災害險種,以降低洪災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的損失。
部分國家還借助信息技術進行災害預警。例如,近日法國官方推出了一個名為“FR―Alert”的通信警報系統,用于在自然災害、恐怖襲擊等緊急情況下及時通知并提醒所有使用手機的法國民眾。類似的警報系統已在全球許多國家投入使用。
聯合國糧農組織建議各國采取多災種、跨部門的系統性風險管理方法,應對災害風險。衛星技術和信息技術在災害監測領域獲得廣泛應用,包括遙感、無人機和搜救機器人等新型工具及技術可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2日 17 版)
(責編:楊光宇、白宇)
責任編輯:hnmd004
- 全球頭條:攜手應對全球氣候災害風險(國際2022-08-12
- 世界快訊:河北省公布2022年度家庭農場“十2022-08-12
- 【全球新視野】市區將集中開展勞務派遣企業2022-08-12
- 世界微速訊:市城管部門開出首張財政電子票2022-08-12
- 最資訊丨交警發布“涼胎提示”2022-08-12
- 全球熱文:納達爾辛辛那提大師賽復出,再爭2022-08-11
- 全球要聞:羅愛國:自印主題火花閃耀省運之2022-08-11
- 焦點速遞?。w育)中國青少年高爾夫球隊際2022-08-11
- 即時看!「在希望的田野上」抓好農業防災減2022-08-11
- 今日要聞!8月20日起調整公共汽車地鐵高塘石2022-08-11
- 天天快播:本月16日-19日密集開展!廣州創2022-08-11
- 天天熱推薦:「奮斗者正青春」把愛進行到底2022-08-11
- 天天資訊:我為群眾辦實事|全國執行“一盤2022-08-11
- 焦點速讀:崢嶸歲月感恩有您|誠摯歡送李可2022-08-11
- 全球熱議:要威,就要戴頭盔!2022-08-11
- 天天快消息!文和友會在南京又蓋棟樓嗎?官2022-08-11
- 資訊推薦:山東法院從嚴打擊養老詐騙犯罪典2022-08-11
- 每日速訊:浙江一駕駛員開輔助駕駛追尾致人2022-08-11
- 世界消息!「各縣動態」群眾利益無小事,一2022-08-11
- 蠔油升級啦|做健康好菜 用仲景香菇蠔油2022-08-11
- 全球實時:“代辦幫辦”助力企業建設項目投2022-08-11
- 【報資訊】「“3+1”理論武裝」縣醫保局扎2022-08-11
- 天天速訊:助力農民工穩定就業,人力資源服2022-08-11
- 全球熱議:付臨門被“漲價”外包商無序競爭2022-08-11
- 環球快播:短信驗證碼是關鍵暑假網上“沖浪2022-08-11
- 當前信息:翔安區馬巷中心小學擴建可新增102022-08-11
- 當前聚焦:捷龍三號火箭全面轉入首飛試驗階2022-08-11
- 世界最資訊丨大連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渤海2022-08-11
- 全球最資訊丨小荷才露尖尖角2022-08-11
- 【環球速看料】穩居行業第一!一汽解放今年202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