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萬噸核污水入海危害多大?放射性物質57天內就會擴散到太平洋大半區域
7月22日,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正式批準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計劃。
據共同社22日報道,根據東電計劃,將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到近海約1公里處建設海底隧道,由此排放核污染水,并在排放前先用海水進行稀釋。預計2023年春天正式進行排放,全部排完需要數十年。
去年4月,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約130萬噸核污染水經過濾并稀釋后排入大海。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搖籃,把百萬噸的核污水排到海里,會給海洋乃至人類帶來什么危害呢?
◆日本批準
批準福島核污水排海計劃
日本核監管機構原子能規制委員會22日召開會議,正式認可了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排海計劃。按此計劃,如果再獲得地方政府同意,東京電力公司將于明年春天開始排放核污水。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5月對排放計劃的“審查書”草案進行了確認,稱內容“沒有問題”,之后進入公開征集意見環節。公開征集到的1200多份意見中有670份是技術層面的意見,包括對核污水濃度測定和設備抗震方面的擔心等。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22日對征集到的意見進行了討論,認為東京電力公司的應對“妥當”,對其核污水排放計劃予以認可。
◆多方反對
中國外交部:中方堅決反對
22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說,國際原子能機構成立技術工作組,兩次赴日實地考察評估,迄今未就日方的排海方案得出結論性的意見,同時提出諸多的澄清要求和改進意見。中俄兩國向日方提交了聯合技術問題單,迄未得到日方反饋。前不久,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會議和外長會議,也就相關問題表達了嚴重關切。
汪文斌稱,令人遺憾的是,日方始終對國際社會和日本國內民眾的正當關切和合理訴求置若罔聞,非但沒有同利益攸關方和有關國際機構進行充分有意義的協商,反而一意孤行推進排海管道建設和排海計劃審批工作。日方這種置各方關切于不顧,企圖制造既定事實的做法,極其不負責任,我們對此堅決反對。福島核污染水處置關乎全球海洋環境和環太平洋國家的公眾健康,絕不是日本一家的私事。
日本教授:排污入海并非日本能單獨決定
日本核電站廢水氚排放的國家標準是每升水中氚活度為6萬貝克勒爾,雖然東電公司表示,會將廢水里氚的濃度稀釋到這一標準的四十分之一以下,但不少科學家與環保組織都表示,此前并無先例。
日本眾議院議員高橋千鶴子表示,即使稀釋到500倍,排放量達到500倍的話,總量不是一樣的嗎?
聯合國有毒物質和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馬科斯·奧雷利亞納認為,日本說核污染水將會進行處理,輻射物將會被控制在可接受的國際標準之內,但是處理的過程,也就是“高級液體處理系統”存在技術限制,所以無法保證一切能夠成功。
日本龍谷大學政策學部教授大島堅一說,大家不想買附近海域的魚類等海產品,出現這樣的情況一點也不奇怪。核污水排放入海(引發)周邊國家擔憂也是合情合理的,因為這是利益攸關的事情,應該聽取中國和韓國等國家的意見,排污入海并不是日本能夠單獨決定的。
專家:國際社會須加速阻止
“日本國內行政程序非???”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教授、黃渤海研究院院長張晏瑲22日接受采訪時稱,東電17日剛剛公布海底管道基本建設完成,僅僅5天之后排海計劃就正式獲批,推測日本政府和東電事先已經通過氣。現在管道基本建成,行政審批程序完成,綜合目前信息判斷,日本的排海計劃非常有可能提前,國際社會必須加速阻止。
寧波大學東海戰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郁志榮22日對媒體記者表示,曾經體會過原子彈爆炸危害的日本國民對核輻射疾病的痛苦深有感受,日本將137萬噸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好比發動一場核戰爭,日本國民要受核輻射疾病的“二遍苦”,遭“二茬罪”了。他說,有良知的日本國民和學界應與日本政府抗爭,強烈要求岸田政府高度重視福島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問題,果斷推翻排放決定,國際社會也要阻止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危害地區,乃至全球海洋環境損害民眾健康。
◆危害無窮
氚會導致細胞死亡和DNA損傷
這些核污染水,是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后,為防止堆芯熔化,不斷向反應堆注入的冷卻水。此外,還不斷有雨水和地下水自動流入。
為了安撫國際社會,日方極力宣揚排放的所謂安全性,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稱,使用名為多核素去除設備的過濾設備,可以過濾掉62種放射性物質,而氚則難以從水中清除。公開資料顯示,如果人類持續暴露在氚輻射下,可能會導致細胞死亡和DNA損傷。況且,多核素去除設備的實際效果并不像宣稱的那么理想。截至2020年3月,經過這種設備處理過的核污染水中約70%超過排放標準。
日本核電站廢水氚排放的國家標準是每升水中氚活度為6萬貝克勒爾 。雖然東電公司表示,會將廢水里氚的濃度稀釋到這一標準的四十分之一以下,但不少科學家與環保組織都表示,此前并無先例,而核廢水的巨大體量和現有技術的局限,決定了目前無法預知排放的廢水將給海洋環境和人類安全造成什么潛在傷害。
氚留在人體內會持續損害遺傳基因
有國際環保組織在2021年便指出,東電的多核素去除設施水處理技術既不能去除氚或碳14,也不能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鍶90、碘129和鈷16。氚的放射性半衰期時間為12.3年,待其風險降到相當低的程度則需要100年之久。盡管被攝入體內的氚經過10天左右有一半會被排出體外,且放射能量非常低,但其停留在人體內卻會產生持續損害遺傳基因的風險,而有機結合型氚在人體內停留的時間則更是會大大延長。
此前日本政府的報告稱,氚的分離技術尚未進入應用階段,如要等到其技術成熟,直待將“處理水”中氚完全過濾將頗耗時日。然而這一結論卻似乎有著其他考量。
處理系統不能完全消除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質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開發的多核素處理系統(ALPS)號稱能過濾核污染水中除氚以外的絕大多數核素。但事實上,按照東電方案經過二次處理后排入大海的核污染水中,核素也并非只剩下氚。
美國《科學》雜志4月13日刊文指出,ALPS在凈化處理過程中,會不時漏掉釕、鈷、鍶、钚等放射性壽命更長且更危險的同位素。聯合國有毒物品和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馬科斯·奧雷利亞納、聯合國食物權問題特別報告員邁克爾·法赫里、聯合國人權與環境問題特別報告員戴維·博伊德日前也發表聯合聲明指出,ALPS迄今為止的表現表明它不能完全消除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質,二次處理也無法保證完全消除。
另外,在圍繞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的種種爭議中,信息透明度和可信度是關鍵之一。包括國際機構在內,目前外界基本只能依賴東電提供的信息和數據,而日本政府的決策號稱也是基于這些信息和數據。問題是,東電在核電安全運行方面屢有不良記錄,在福島核事故發生前后均有隱瞞、虛報和篡改信息的前科,包括核污染水處理問題。2013年8月,在公眾質疑下,東電承認大約有300噸高濃度核污染水從鋼槽中漏出,部分可能已流入太平洋。
57天內放射性物質會擴散到大半個太平洋
核污染水一旦排入大海,不僅會污染福島附近海域,也會影響到鄰國海域,甚至對全球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指出,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就會擴散到太平洋的大半區域,3年后美國和加拿大將遭到核污染影響,10年后蔓延到全球海域,影響全球魚類遷徙、遠洋漁業、人類健康、生態安全等方面,對人類社會和海洋生態環境健康的潛在威脅難以估量。
有海洋事務專家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日本作為“捕魚大國”和“吃魚大國”,必將首當其沖受到核污染水排海影響,海產品出口也將受阻。沿海地區日本民眾患病風險增大。(商報記者 虞洪波 綜合報道)
(信息來源:新華社、環球網、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財經、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hnmd004
- 日本百萬噸核污水入海危害多大?放射性物質2022-07-25
- 城發環境終止換股吸并啟迪環境 “A并A”仍2022-07-25
- 臉愛出油?片仔癀牌男士凈爽控油系列讓你清2022-07-25
- 廣東科茂二次沖擊上市 擬募資5億元保薦機2022-07-25
- 最新!漢印與智衣鏈達成戰略合作 共建服裝2022-07-25
- 品牌強國的力量:漢印助力打造電子面單打印2022-07-25
- 想要發量自由?試試養元青控油防脫洗發水和2022-07-25
- 四川省廣元市:蔬菜“上道”后 日子越來越2022-07-25
- 福和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楠:讓每一位當事人感2022-07-25
- 顏值超高有內涵,這款2022款瑞虎3x和年輕人2022-07-25
- 世界今日報丨??谘菟囆驴臻g(二期)主體結2022-07-25
- 美樂童年,專為寶貝美學成長啟蒙,促進寶貝2022-07-25
- 環球觀焦點:00后為什么也愛周杰倫?2022-07-25
- 百事通!元氣森林:主動降速,回歸傳統?2022-07-25
- 指數型動漫游戲主題基金領漲 華泰柏瑞中證2022-07-25
- 敲黑板劃重點!聯名功夫熊貓,瑞虎5x PLUS2022-07-25
- 混合型醫藥主題基金收益墊底 大摩優悅安和2022-07-25
- 股票型重倉電子板塊基金領先 創金合信專精2022-07-25
- 銀行理財凈值回升 發行公募凈值型理財產品2022-07-25
- 世界熱點評!擦亮營商環境品牌2022-07-25
- 每日快報!(新華簡訊)科威特任命新首相2022-07-25
- 天天訊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積厚成勢2022-07-25
- 電話監管對中小投資者有失公平 最好能符合2022-07-25
- 熱資訊!投屏收費背后:愛奇藝季度盈利,優2022-07-25
- 天天頭條:36氪首發 | 「馬上贏」再獲數2022-07-25
- 微速訊:格局打開,遇到奇葩面試題可以這樣2022-07-25
- “資管新規”推出后 實際上是提前一步拉住2022-07-25
- 商品房預售制度的建立到底帶來哪些好處?購2022-07-25
- 三景科技20萬張定向發行可轉債正式掛牌轉讓2022-07-25
- 4家川企積極穩增長 長虹能源出資5000萬設2022-07-25